我思故我在 | 回歸漢字本身,我對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思考
“路漫漫其修遠兮”,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漢字則是一部厚重的史詩,唯有不斷鉆研、與同行翹楚不斷切磋交流,開拓眼界,方能形成獨屬于自己的語文風格!通過英迪首屆中華漢字節(jié)暨新時代語文教育科學化專題研討會,英迪國際學校語文教師接受來自漢字學、書法等領(lǐng)域?qū)<业乃枷肱鲎?,對漢字及語文教學深入思考,并產(chǎn)生新的教學火花。
漢字是時間的紐帶,它沖破時間的壁壘,打破空間的限制,使得中華文化得以傳承,所以漢字在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歷程中顯得彌足重要,基于此,學校經(jīng)過精心籌備,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對語文尤其是漢字各個方面進行一系列講座研討。
在講座中,首先北京語言大學張朋朋教授提出要用科學的文字觀指導漢字和漢字教學,那文字是記錄語言的嗎,或者說文字只能記錄語言嗎?文字在某種意義上是文化的符號,是社交符號,它記載著每個時期的文化變遷,例如《近東文明的誕生》一書中是這樣寫的:文字最初是作為約定俗成的符號體系出現(xiàn)的,一部分是任意刻畫符號,一部分是象形符號,它們可能都是一時之作,我們面對的是真正的發(fā)明,而不是圖畫藝術(shù)的改頭換面。
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喚起學生的主動性,從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好習慣,尤其是在這次講座中,講到字根,字形,象形字,會意字等各種知識,豐富了我對漢字的認識,在一年級識字階段,借助象形字可以讓學生真實感受漢字從甲骨文到小篆再到小楷等各種演變,既豐富了學生對漢字本身的認識,也能夠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喚起孩子內(nèi)心對漢字的主動思考。
在字根、字形上,我覺得漢字可以歸類加以同族字進行教學,例如教會學生認識字根,辨別字形,利用字根、字形來進行識字,在腦海里行成識字網(wǎng)絡,豐富識字方式;最后,這次講座尤其豐富了我對形聲字和會意字的認識,例如“正”是會意字,表從一或者從止,就可以做四種解讀等。
總而言之,經(jīng)過參與這次中華漢字節(jié),深化了我對漢字本身的認識,拓展了我對語文科學化教學的認識,并且各位專家學者給出了很多指導性的建議,將為我在未來的語文教學中奠定下堅實基礎(chǔ)。
---------------------------------
文 | 英迪小學部馮夢妍老師
下一頁:
實時資訊
2024-10-30
熱血籃球 激情綻放 | 英迪國際學校舉行迎國慶第二屆“英迪杯”籃球錦標賽
2024-10-12
2024-09-25
2024-08-27
秀英語風采 展文化之韻 | 記英迪國際學校英語活動月系列活動
2024-04-25
聯(lián)系我們
招生電話:4006371115 0371-67116687
(幼兒園、小學、初中、高級中學)
學校地址:鄭州航空港區(qū)雍州路與鄱陽湖路交匯處北100米路東
英迪學校.網(wǎng)址 英迪國際學校.網(wǎng)址 英迪教育集團.網(wǎng)址
微信公眾號
手機網(wǎng)站